搜索字符:
搜索类型:

您现在的位置: 广西出版杂志社 >> 文章中心 >> 出版业新闻 >> 业内动态 >> 文章正文
石宗源署长畅谈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状况
作者:中国新闻…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4

  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北青传媒股份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中国证券报》、《电脑报》整体转制为企业……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正在发生着的这些深刻而稳步的变革,以及由此推动并形成的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态势,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113,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应英国金融时报要求接受了该报记者的专访。谈发展,说问题,讲改革,触难点,述思路,话前景,石宗源高屋建瓴,从宏观层面高度概括了中国新闻出版业当前的改革和发展状况,以及下一步的攻坚措施。

  应采访要求,石宗源首先介绍了当前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整体情况。他认为,中国新闻出版业目前整体状况良好,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都有明显提升,发展前景广阔。2004573家出版社(包括副牌35家)出版图书208294种(其中新版图书121597种)比上年190391种增长了9.4%(新版图书增长了9.7%);2004年出版报纸1922种,比上年2119种下降了9.3%,总印数402.4亿份,比上年383.1亿份增长了5%;2004年出版期刊9490种,比上年9074种增长了4.58%,期刊总印数28.35亿册,比上年的29.47亿册下降了3.8%。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增长迅猛。特别是这些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打击侵权盗版的力度,音像制品出版的环境在不断改善。2004年,全国共出版录音制品15406种、2.06亿盒(张),录像制品18917种、3.62亿盒(张)。中国的互联网出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经过1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形成了以网易、新浪、搜狐三大门户网站,中国期刊网、金山公司、上海盛大网络、万方数据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出版骨干企业,开始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互联网游戏出版、互联网学术文献出版、互联网教育出版等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印刷业在改造中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复制产业势头良好。中国现有印刷复印打字企业17.9万家(其中各类印刷企业94282家,复印打字业户85022家),光盘复制和生产企业140家,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506条,年生产能力约34亿片,可录类光盘生产线600条,年生产能力约为41亿片。

  石宗源指出,新闻出版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全国不少省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据2004年首次组织的对全行业实现增加值的统计,2003年全行业增加值约为1939.7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117251.9亿元的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8885.7亿元的5%。石宗源同时指出,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水平同美、英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现在只能算是一个新闻出版大国,而不是强国。特别是中国人均出版物占有量还比较小,图书长年徘徊在人均五六册,报纸每千人/天份数不到100份。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新闻出版业也必将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当问及中国新闻出版业在较快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时,石宗源说,一是体制机制问题,这是束缚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国新闻出版业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脱胎而来的,由于这种体制的束缚,使得中国新闻出版单位活力不够,竞争力不强。二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国新闻出版单位“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程度比较低,规模效益比较差。三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地区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

  记者对中国报刊业的改革表现出极大兴趣,中国报刊业目前正进行怎样的改革?改革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对此,石宗源介绍说,中国报刊业的改革,主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国报刊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也就是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由于中国报刊业的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我们确定中国报刊业改革的总体原则是既积极又稳妥,方法是分步实施、分类进行。2003年,中央政府确定了3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其中新闻出版单位有21个。在这21个新闻出版单位中,有8家报社。进行改革试点工作,主要是为即将进行的更深入、更广泛的改革探索路子,积累经验。除了这8家报社进行改革试点外,其他报刊也都在结合各自实际进行内部经营管理改革。目前,中国报刊业的改革试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重塑市场主体。各试点单位实现了国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出资人到位,经营者权责明确。这大体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内容与经营两分开,即将报刊的内容编辑出版业务与其发行、广告、印刷及运输等经营性业务分离;另一种是《中国证券报》、《电脑报》等专业类、科技类的试点报纸,整体转制为企业。

  第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试点单位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试点单位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北京青年报社的北青传媒采取剥离上市方式于去年12月在香港成功上市。电脑报社与香港TOM公司合资组建了重庆电脑报经营有限公司。

  第三,规模效益开始显现。目前,全国共有报业集团39家,期刊集团1家。组建集团,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形成规模,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四,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发展。北京青年报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一财经日报》于200411月创刊,通过不同地域媒体间的强强联合,突现了跨地区的业务扩展,同时这一合作也首次实现了广播、电视与报业的联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河南省体育局联合组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女子乒乓球俱乐部,2004年俱乐部成功举办乒超联赛4个主场比赛,依靠媒体优势吸纳大量广告,实现传媒与体育产业的强强联合。

[1] [2] 下一页  

  凡“文章出处”及“作者”处标注有“本站原创”或“出版广角”字样的文章,版权均为广西出版杂志社所有!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相关文章
  • 现代出版业的趋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