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课本降价超两成 百姓少掏三千万 |
作者:人民日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6 |
|
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协调小组公布首次评标结果,2006、2007两学年自治区中小学教材的出版权和发行权,由广西新华书店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出版总社、接力出版社4家广西本省区的单位获得,招标后教材价格降幅高达20.31%,总计可让百姓获得实惠近3000万元。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协调小组组长、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刘小明介绍,整个招投标过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程序与标准进行,因此投标的结果能经得起检验。由教育、新闻出版、物价等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评标小组,全程都有自治区监察厅监督,开标、评标结果邀请媒体现场监督。“有哪家出版社感到不满或不公平可以提出行政复议或进行相关查询,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表达。” 作为第二批全国试点的11个省份之一,这是广西首次对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进行公开招投标。共有19家出版单位、4家发行单位参加投标,其中有外省的10家出版单位和3家发行单位。广西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发行总码洋约15.44亿元,这次招投标只是其中一部分,约1.44亿元码洋,占总码洋的9.32%。 为什么外省单位没有中标?刘小明坦言,没有外省单位中标,说明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他解释说,虽然自治区制定了很多硬性指标,但是按规定,各省区内部自己组织招投标,因此评委均由本省区的人员担任,在一定程度上向本省区倾斜。对此他表示,这多少有点遗憾,下一步将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对招投标工作加以完善。 据介绍,此次招投标只是广西中小学教材改革的起步,可使几十万个家庭受益。刘小明强调,广西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市场化运作势必降低出版和发行商的利润,但中标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不能让中小学的教育受到影响。 中小学教材招投标 2008年推向全国(延伸阅读)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的行政垄断和区域分割,使教材价格虚高不下,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也助长了教育和出版系统的腐败行为。 2002年,安徽、重庆、福建三省市在全国率先试点中小学教材招投标改革。2005年,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启动新一轮教材招投标改革,要求2006年试点范围扩大到11个省份,由过去的省区内邀请招标变为跨省区公开招标。到2008年秋季,中小学教材招投标将推向全国。(记者李红梅) |
|
凡“文章出处”及“作者”处标注有“本站原创”或“出版广角”字样的文章,版权均为广西出版杂志社所有!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