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出版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内容的生产和提供,积极开展业务多元化工作,尽快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以求对市场的全程覆盖,争取效益最大化。
出版产业链的建设,首先要有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出版专业分工将提高出版的生产效率。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来看,这种生产效率的提高往往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出版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类型,以适应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的产业链各不相同的特点要求。
一是生产者驱动型。生产者驱动类型比较适合于教育出版领域。在此领域,出版者可以主导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并获取最大的收益。教材和教辅的内容由出版者组织开发,规模大,投资大,个人在其间很难有多大作为,所以教育出版的内容多数不属于个人,而可以为出版者所掌控,品牌也属于出版者。不仅如此,其数量之大,使出版者可以独自建立印刷厂印制;它发行的渠道主要是学校,可以不通过发行商而直接销售。但更多的应推行合同出版、战略联盟等方式。
二是购买者驱动型。出版的组织者是市场营销企业。它们的经营活动不仅仅是组织采购与销售出版物,更主要的业务是组织和管理出版价值链,甚至可以不搞销售业务,专门作为价值链的管理者为客户提供整体性的增值服务。这种类型比较适合大众出版领域。因为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好的作者,内容是作者提供的,同时依赖编辑个人的活动和组织能力。除内容获得和编辑加工,设计印制、营销推广、实现销售等均可以外包。
当然,也可以把这两种类型结合起来,既参与相关的出版业务,也从事出版市场营销。这种结合的类型比较适合于专业出版领域。在这一领域,其内容依赖于作者,但相应的数据库则可以由出版者来建设,其销售的目标极为明确,可以绕开销售商直接销售,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专业出版将越来越依赖出版者的品牌和实力,所以出版者将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专业出版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另外,要在内容产业的多元化经营上进行大的突破,一般采取以下两种路径:一是多种媒体的互动开发,走图书、报刊、广播电视、数字化产品开发之路,将同样的内容用不同媒体形式进行包装转化,最大限度地推向市场和占领市场,获得最大化收益。二是围绕着品牌建设,进行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价值链,覆盖更广泛的市场。
就中国出版业而言,应当从内容的角度选择产业链和价值链较长的领域进行突破,首先是教育出版,如教材和工具书的编纂、出版及数据库建设。其次是专业出版,如各种专业数据库的开发和建设。在这些数据库建成后,应该积极拓展特殊用户市场,如开设网上教育课程、提供网上培训及教育服务、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各种收费的专业资讯和信息服务等。至于依托出版,进行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走图书产品的价值链延长之路,这里以动漫领域与形象管理为例进行说明。动漫领域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是十分清楚的,即以动漫画周刊为先导,以动漫画图书为依托,培养本土的漫画家,在市场中打造成功的形象和内容,并以此向电视片、电影、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延伸,进而扩展到玩具、文具、服装、食品、游戏手机等关联产品领域。图书出版业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也应当遵循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