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教材根本不用编了。林语堂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语文好的学生都是上课偷看课外书而学会写文章的,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课外书拿来当教科书?
凡上过学的人,都与教材打过交道。如果统计一下中国每年教材的发行量,单单上亿中小学生的教材就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如果再加上胎教、零岁工程、学前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职称考试、资格考试、各种证书考试、老龄大学等等,我国教材发行量绝对是世界第一。多少人编教材、印教材、卖教材、读教材、教教材,围绕教材复习、做题、考试……老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应当说:教材中才有黄金屋,教材中才有颜如玉。教材才能给你学士、硕士、博士、职称,教材才能给你社会地位。可以说,耗费掉读书人最多时间的就是教材,而且耗费的主要是最宝贵的童年和青春年华。
这么一想,真把人惊出一身冷汗,教材竟然这样重要!教材简直就是我们的空气、粮食、青春、生命,什么书能有教材这般重要?能有教材这样有价值?能有教材这样实惠?能有教材这样伟大?
可奇怪的是,没什么人真正喜欢教材。
笔者在中学任教,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问他们喜欢哪一学科的教材?出人意料的是,所有学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都异口同声地说:没一本喜欢,而且最不喜欢语文教材。每年高考结束,总有一些考上了大学的学生烧教材,看他们那决绝的样子,好像今生再不想读这些教材了。人们去书店买书,只要不为了考试,绝不会买教材。人们藏书,也不会藏教材。人们说起读书,基本上与读教材无关,很少有人喜欢读教材。只要考完了试,没什么人会再去读教材。
更令人惊奇的是,中学生们最不喜欢的竟然是语文教材!照理说,语文是最实用、最有文化、最有故事、最有思想、最文采斐然的学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该有多少精华可编入教材?语文教材理当最吸引人才对,可是语文教材却成了各科教材中最不受欢迎的,这真让人难以理解!最令人惊奇的还在于:人们普遍感到从教材中(特别是人文类教材)学不到什么真学问。如果问一个人,对他(她)影响最大的读物是哪一本,他(她)通常不会说是某本教材。教材似乎是考过就忘的读物,真正的收获往往来自课外的读书和自学。这真是奇怪的现象,教材是如此重要却没什么人真正喜欢,对人获得真本领的作用如此之小,宝贵的生命时光,竟大量地抛在并不喜欢也学不到真本领的教材上了!世界上还有比浪费生命更大的浪费吗?
这真令人震惊!
这是为什么?
曾经有一位女中学生问我,教材中为什么不插一些漫画?我们都喜欢漫画。这让我如梦初醒——我们为什么不按学生喜欢的样子来编教材呢?我国的教材编写权长期以来垄断在少数人手中,编教材的专家们往往年纪偏大,虽然他们是本学科的权威,但他们离教学第一线比较远,对今天学生的身心状况和喜欢什么并不太了解,他们再怎么努力,骨子里还是老人的思路,怎么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