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于书业本位之外的编辑出版专业即没有存在的必要。以书业为核心的该专业教学应当是围绕图书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去建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养成书业理性和书业智慧。
直面“书业” ——编辑出版专业的惟一生机 何平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历20个年头,其间虽有过短暂的低迷,但上世纪最后10年,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中国,编辑出版专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分支性或关联性专业受到高度关注。据说,全国目前已有70余所高校有该专业设置,且仍有高校准备继续上马。然而在形势喜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内在危机,重点表现为:学科定位不够清晰,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先搭台后唱戏),且专业化程度欠佳,专业学术机制与市场机制脱节,泛传播观念引发的专业教学体系紊乱,最终导致专业教育的肤浅化乃至空壳化。 上述危机的应对与克服,均需教育界和产业界冷静思之。
一、关于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定位
严格地讲,学科定位的模糊是整个传播学科的通病,在近期召开的“2003报业经营峰会”上,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对传媒人才即新闻人才的误解提出了强烈质疑,指出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高素质新闻人才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传媒人才。这一质疑移到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上同样适用。不可否认,由西方舶来的现代传播学思维方式的确为我国的传播业和传播教育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但过度的泛传播观念却导致了传播界的专业趋同,似乎传播学可以解决一切门类的传播问题,其实这是一个绝大的误区。正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能对人们认识具体事物提供思维帮助,却不能代替和主宰任何一门具体学科一样,传播学只是一种关于传播的世界观性质的理论架构,而不等于任何一门传播类学科,具体的传播门类应有其自身的专业定位。
在此,我不想在“编辑学是什么”之类的繁琐学理争辩中多置一辞,因为这种争辩除了学术话语游戏外,无助于该学科的专业定位,“主义”即使清晰,问题也无从解决。我们需要的是实践架构的“专业”定位,而不能老是滞留在理论的源头。我认为,编辑出版专业应该定位在“以书业传播为核心,兼及其他纸质媒介或电子媒介业的操作、运营与管理”上。
显而易见,我在编辑出版专业定位方面是一个“书业”本位论者。我认为,游离于书业本位之外该专业即没有存在的必要,完全可以让位于新闻等其他传播类学科。为什么还要兼及其他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等相关业态呢?首先,其他媒介和图书媒介在编辑出版方面有其通性;其次,图书现已包含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将来还可能出现新的载体,不仅在技术上与大众媒介同步发展,而且内容上亦有大量互涉;再次,也为学生的一专多能培养所必需,具有某种教育上的功利性,即着眼于降低学生在人才市场“变现”的交易成本。但无论如何,多能培养不可冲击甚至消解书业本位的专业培养。
二、书业属性与编辑出版专业的知识构成
图书(任何形式)是一种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故兼有文化与商品的双重属性,而图书产业的一切特征、规律均由这两种属性所衍生,因而,以书业为核心的编辑出版专业教学应当是围绕图书的双重属性去建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句话,必须以养成学生的书业理性、书业智慧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书籍作为主要的文化载体,历史悠久,即便在当今大众传播时代,书籍仍未失去其本然的文化担当,与大众媒介在社会信息传播方面的快、粗、全相比,书籍的最大特点在于文化信息传播上的精、专、深,这一特点大众媒介不仅无法替代,而且还在有意吸纳书籍传播的某些长处(如深度新闻和分析性新闻)。当然,书籍传播(如某些畅销书)也在吸取大众传媒的即时性和时尚性等优长。但这两种传播方式之间的分水岭不容漠视,即大众传媒主要从事社会信息的横向传播,其所遵循的是空间向度原则,而书籍传播则主要从事文化信息的纵向传播,其所遵循的是时间向度原则。故有“书香”而无“报香”、“电视香”、“网络香”之说。
正因为如此,作为未来书业的从业者,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首先必须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关注人类文明的历史和未来走向,了悟中国文化的“一本性”和兼容性,养成对科学研究前沿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认知与职业敏感。因此,科学地、高效率地开设此类课程显得特别重要,但时下的大多数编辑出版专业此类课程明显缺位或苍白,原因有:1.主观上不够重视,为所谓专业分工所樊篱;2.客观上受高校学科条块分割的制约;3.误认为专业母体的资源足以支应,如归属新闻传播学院则多讲传播学,归属文学院则多讲文学,归属信息管理学院则多讲信息学类课程,倚轻倚重,造成营养不良,甚至根本付阙,使学生有“书技”而无“书道”。殊不知,书道,即从业者内在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才是书业真正的核心竞争能力。
其次,既然图书是一种商品,就必然遵循商品生产流通变现再生产的一般规律。编辑出版专业既以书业为核心,也就必须在商品经济的通则之下去研究图书这种特殊商品生产再生产的市场属性,研究投资利润的最大化问题,从而专业教育理应包括以下三个相关层面的内容。
(一)微观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项目创新能力 所谓微观教育,是指以单本(套)图书为单元的书业流程教育,旨在使学生熟练掌握书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足以覆盖书业每个环节的整合型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微观流程覆盖能力不尽如人意,表面上看,专业课程大多涉及图书选题、编辑、印刷、发行等相关环节,但往往散漫无章,毫无焦点。教学内容人云亦云、枯燥乏味,学生视为畏途,而这些皮相的技能性常识,学生只须到出版社短暂实习即可掌握,返视学校教育,颇觉乏善可陈。更有甚者,不少专业连起码的书业环节覆盖能力都不具备,仅满足于编辑环节的教学,或在“编辑学的内涵与外延”之类的问题上“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流于编辑职业技能的字饾句饤,学生四年下来,竟“目无全牛”,痛感老师“说书无书”,自己“做书无能”。于是乎或改栖他枝,另谋出路,或甘苦自知,从头摸索。长此以往,不能不令出版社老总对其同胞专业的毕业生反应冷淡。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