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在选择员工的时候,有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考察综合素质。 我感觉,现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应聘者,智商差别不大,不须过分看重,但在工作中,有的做得非常成功,而有的则做得一般,甚至很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就在于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在工作中,能尊重出版社的管理制度、尊重领导的决定和老同事的经验,有一颗谦虚的心,有合作精神,容易形成稳定的团队;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能吃苦耐劳,不好高骛远,乐意从基础的工作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二是看是否有个性。个性是优秀员工的特色,一个有个性的员工是非常有灵气的,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做好工作。
其实,一个不出差错,循规蹈矩的员工可能思想束缚太多,不一定能成大器,而出版社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要求员工要随机应变,不拘泥于既定模式或方式,要有创新勇气和心态。三是看外在的形象。考察外在形象,首先看应聘者的整体气质如何,一个气质好的员工,可以感觉到他有内涵,有主见,有自信;其次是看其语言表述的能力,有内涵是一回事,是否能准确而有感染力地与他人沟通又是另一回事,沟通是合作的基础,而语言表述是沟通的最重要的手段。再次是衣着打扮,一般来说,注意穿着的人,是注意细节的人,也很可能是工作有质量的人。当然这有个度,过度了,就不好说了。
说到目前各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我认为,与出版工作实际操作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国外,出版行业的人才,很大的一部分是在出版社培养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在学校,而我们恰恰相反。高校所设置的编辑出版专业,带有不少一厢情愿的成分,不注意研究出版实际,所用的教材,不但理论化、空泛化严重,而且过时。其实,编辑出版教育应该很好地研究一些出版界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如,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印制装帧和发行促销等,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完全可以搜集整理出来作教材,然后从案例研究教学上升为规律性的理论学习,再让学生带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进入出版行业工作,这样才不会使编辑出版学教育脱离出版实际。
不过,在当前的情况下,在同类人才的选择上,我们原则上还是会优先选聘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的学生,毕竟他们学过编辑出版。 (吴超整理)
|